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

遺忘笑匠-伊雷





很少有機會能看到伊雷的喜劇,但伊雷的面孔時常都給我一種很親切和藹的感覺,可能小時看電視劇<季節>、<衰鬼逼人>的影響,他的好拉叔、好大哥形象令童年的我印象難忘。

伊雷延續其父伊秋水(50年代本港傑出諧星之一)的遺傳,在70年代成為頗有名的香港喜劇巨星之一,可惜的是他當男主角的電影如《茄喱啡》、《谷爆》(ATV當年間中會重播)、《狐蝠》、《油脂曱甴》、《鯊魚燒賣》已很難在香港找到!





你能在影碟店找到伊雷主演之電影已經是碩果僅存,他在70年代大紅的《阿福正傳》雖有VCD出產,但發行商卻只得國語配音版,原裝的粵語配音版好像已失傳,故你可「聽」到現在的粵語版是重新找人配音,而他們的「精彩」聲演簡直令影片變得不堪入目!真正原汁原味的伊雷電影,大家可能只可找到《公子嬌》、《害時出世》、《星際鈍胎》 、《邪鬥邪》(其實也不是伊雷親自配音,但卻是1980年的正宗粵語版音版本)、《我愛神仙遮》、《猛鬼學堂》、《江湖龍虎鬥》等幾部。








伊雷的戲路及樣子因為與荷里活明星德斯汀.荷夫曼不謀而合地相似,而且多是低下層小人物,有些影迷更將伊雷譽為「香港德斯汀.荷夫曼」!伊雷在年青時代多在一些粵語片演飛仔,像著名的《飛女正傳》及《應召女郎》,他都被委派去演一些逼良為娼的「姑爺仔」角色。到70年代被鄧光榮及陳觀泰兩位大哥發掘其搞笑天份,因而效法其父伊秋水當上喜劇明星!

伊雷的喜劇感或多或少都是來自他的「趣怪」樣子及擅用他的小人物特色,而伊雷為何多年來也去不到許冠文、周星馳的級數,可能是他沒有去深究如何奠定自己的喜劇風格,雖則他在70代擁有「人所共知」的名氣,但又未去到觀眾熱烈追捧的地步。

沒有留言:

Transl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