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

《上海灘》的台上「台下」




「文哥,我哋打死不離親兄弟!」

1980年對本港電視劇來說,是個好年份。王晶、王天林父子的《千王之王》、《京華春夢》;甘國亮先生的《輪流傳》、《執到寶》、《山水有相逢》等出色劇集也誕生在這一年,當然還包括《上海灘》及《上海灘續集》。

最近「香港電影資料館」搞了個「江湖了斷 - 香港黑幫電影的類型情結」影展,其中選了兩部香港「黑幫」劇集給觀眾參考,一部是麗的之《大家姐》,另一部就是《上海灘》。

《上海灘》在1980年紅極一時,主題曲與劇集風靡東南亞,尤其是泰國。1983年,TVB更將全長25集的電視版剪成兩部個半小時的電影版,搬上大銀幕。

我母親時常也說「《上海灘》、《小李飛刀》只是首主題曲深入民心,部劇其實一點也不好看!」而自己也曾經在經典台錄齊《上海灘》、《上海灘續集》、《上海灘龍虎鬥》,但我全部也未完整看過。《上海灘》最常看到的選段只是電視播到爛的「許文強馮程程雪中漫步」、「許文強搶婚」或「許文強大結局被亂鎗掃射」!

今天下午「滿懷希望」地看這三集《上海灘》,可惜相比同年的《千王之王》、《執到寶》幾部劇集, 人物性格方面雖描寫得不弱,但在追看性來,就好像有所不逮。

 
「媽,燒鵝脾呀!」

這次電影資料館播映了《上海灘》的頭3集,在劇本鋪排、鏡頭、剪接上,已比近十年的本港劇集有心思。第一集先交代許文強(周潤發飾)及丁力(呂良偉飾)的相遇,亦表現出許文強有勇有謀的「大將之風」。第二集法租界大亨馮敬堯(劉丹飾)出現,開始賞識許文強、丁力兩人的才幹。女主角馮程程(趙雅芝飾)在第三集才亮相,更用了半集描述許文強、馮程程這對苦命鴛鴦的邂逅經過。

似曾相識吧?!

論原創性,本劇其實是東湊西拼,丁力就是呂良偉13年後《上海皇帝》杜月笙的真正原型,許文強應是學自阿倫狄龍在《江湖龍虎鬥》系列的冷峻造型;而第二集馮敬堯的出場,更明顯是抄襲自《教父》的第一場,到劇集中段,周潤發更學足阿爾柏仙奴逃亡到香港(西西里島)。

「巴金呢本家我睇左三次」

只看這三集《上海灘》,首兩集的可觀性仍算不俗。丁力的小人物性格與許文強的知識分子風度,有著強烈對比,容易令觀眾有共鳴。去到第二集,丁力的偶像馮敬堯終於上場,丁力與馮敬堯由那種原本遙不可及的關係,到兩人在賭場見面,也實現了小市民對「攀升上流社會」的夢想。怎料,第三集的劇情卻開始納悶起來,馮程程與汪月琪等同學在校園的一場戲過份冗長,許文強勇救馮程程的戲亦不太緊張,更寫得「巡捕房」白痴無能,只不斷問馮敬堯意見。總之,馮程程的出現,就好像令整部《上海灘》「失色」不少。

說完《上海灘》,這文章主要最想講講觀看時的台下狀況。在「電影資料館」看電影的經驗,就是要將台下觀眾的「講戲聲」與電影中的「對白」一起吸收。不知是否西灣河居民的觀影習慣,每次在「資料館」看這些經典電影時,台下不同的怪異聲音也會同時響起。《上海灘》的「經典程度」,也令台下的「聲音指數」相對提高。

今次除了每場也延續出現的電話聲、膠袋聲之外,四方八面的觀眾也投入地與《上海灘》連繫著。首先,在我前兩行的三位觀眾,竟然由第一集開始一路「旁述」到第三集。「搜到把刀啦」、「廖啟智呀」、「佢剪啲菲林」,現在想起也令我怒火中燒。在我前一行的觀眾更好笑,當林建明飾演的方艷雲出場時,他竟然問左右兩邊的觀眾「佢叫咩名?好熟面口!」,簡直令我畢生難忘。

台下最壯觀的,就是當不同的觀眾在觀影時發出聲音,稱職的帶位員就要走去觀眾面前,勸告各看官「將音量收細」。雖各觀眾也視若無睹,但帶位員們已經盡了他們的責任。

完場後又有一段對話相當有趣,亦證明《上海灘》其實不是太多人看過…
觀眾A: 完架啦,得3集?
觀眾B: 係呀!
觀眾A:出面有無VCD賣架?
觀眾B: 有都係得咁多咋!
觀眾 A: 下?好似無結局咁既?
觀眾B: 係呀!俾啲觀眾自己諗嘛!

沒有留言:

Translate